“德國制造”為啥強?大使揭秘德國的“創新攻略”

10月末,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這是她任內第八次訪華,成為訪問中國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傢元首。11月5日,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就中德關系等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這是柯慕賢大使第三次做客人民網,他也成為瞭做客人民網次數最多的駐外大使之一。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做客強國論壇

中德關系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德國認為中國崛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強國論壇:默克爾總理任內多達8次訪華的原因何在?您如何評價目前的中德關系?

柯慕賢:實際上中國和德國雙邊關系處於歷史上最高的水平,我們合作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特別是在經貿方面,我們互為各自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在對整個歐洲對中國投資方面大大領先,我們已經投資瞭5000億到6000億美元。中德政治方面的關系是非常良好的,默克爾總理已經對中國進行瞭第八次訪問,2014年中德方面連續有三次國事訪問活動,這說明雙邊關系是非常密切。這有一個原因,因為我們雙邊都認定瞭21世紀中國的崛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對世界整個格局帶來很大的變化。

強國論壇:您如何看待兩國在“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方面的合作前景?

柯慕賢:我們現在開展瞭圍繞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方面的合作,這是規模非常巨大的一個合作項目。這個項目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升級,也涉及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今後多年我們要開展合作的一個項目。2014年我們共同商定瞭2015年開展創新年,具體來說是技術方面的創新,我們已經在落實方面作出瞭一些措施,現在有一些大型的德國企業已經開展瞭工業4.0在中國市場上的一些工作,這包括西門子、博世、SAP這樣的公司。雖然政府在合作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開展工作的主體是企業。對他們來說,知識產權的保護是很重要的議題,包括商標方面的保護。總的來說,他們希望中國的市場可以更加開放,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德國企業來中國投資。

德國創新能力強的三個秘訣:人才開發、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保護

強國論壇:德國是一個創新能力很強的國傢,你們在創新方面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柯慕賢:德國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傢,因此,為瞭擁有具有競爭力的工業部門,我們更重視人才資源的開發。我們的經濟部門是非常具有競爭性的,是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優勢的一個國傢。德國有一個特色與其他工業國傢不同,我們不僅僅有大型的企業,例如西門子和大眾這樣的企業,我們也擁有很多中小企業,它們經常是傢族的一些小企業,但它們創新能力是非常強的,經常在某些產品方面具有世界上的領先地位,這使德國在創新方面具有領先地位。為瞭讓我們企業發揮他們的能力,促進這樣的創新,政府要創造相關的法律條件,包括剛剛已經提蛋糕切割機到的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強國論壇:最近,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由於尾氣排放問題曝出醜聞,在全球的業務都受到瞭影響。德國政府對這起事件是怎樣的態度?

柯慕賢:這個醜聞涉及到大眾公司本身,是它們的責任,徹底消除所有的問題,澄清所有的疑問,它們已經在人事安排方面作出反應,原來的總裁下臺瞭,現在上任瞭新的總裁穆勒先生。如果對客戶產生瞭一些損失的話,它們要想辦法彌補這個損失。我們德國政府也是對大眾集團提出這樣的要求,如果它們生產的汽車不符合某個國傢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無論是中國或者是美國,公司要採取一些措施進行改進,讓它的汽車符合這方面的要求。新的大眾總裁穆勒先生陪同默克爾總理訪華不是偶然的,對於大眾公司,中國的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它們所生產的汽車三分之一是銷給中國的客戶,一大部分大眾汽車也是在中國制造的。公司已經計劃今後五年之內對中國進一步投資200億歐元。

難民進入德國不會影響德國的安全形勢,中國留學生和遊客不必擔心

強國論壇:前一段時間,歐洲發生瞭大規模的難民潮,大批難民湧入德國,此前有媒體報道不少中國留學生擔心難民會對德國治安造成沖擊,這種擔憂有道理嗎?

柯慕賢:我們認為今年有大概一百萬難民來德國,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難民。中國的人口是德國人口的17倍,百萬難民來德國,如果把這個數字和中國的情況相比,就是相當於1700萬難民。對德國來說,我們面臨物流和硬件設施方面的挑戰,要為難民提供住所、食物,想辦法讓他們融入我們的社會,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和艱難的任務。您剛提到的這個問題涉及到難民無序地湧入德國境內的問題,很多難民不是經過口岸進入德國的,這樣他們沒有被檢查或者註冊,我們要改進一些做法,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控制好。你剛提到德國國內的安全,目前我們看不到難民對德國國內治安帶來什麼危險。當然,為瞭保障國內的安全,我們要讓難民註冊,有序地讓難民進入。目前,德國國內的安全形勢是穩定的,中國在德國的留學生或者一些中國商人、遊客這方面不用擔心。

德國使館將進一步縮減簽証辦理的時間和程序,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實現免簽

強國論壇:隨著兩國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德國駐華使館在簽証的辦理和發放等方面可以為中國公民提供哪些便利?

柯慕賢:去德國的中國公民每年增加的幅度為20%。2014年,李克強總理和默克爾總理商定雙方簡化簽証申辦程序和縮短申辦時間,就是為瞭吸引更多的商人和遊客來中國或者德國。我們在這方面已經邁進瞭一個大步,現在中國商務人士去德國,可以在48小時之內獲得簽証,遊客可以在72小時之內獲得簽証。我們現在雙方制定的新的目標是讓雙方往來人員在48小時之內獲得簽証,中國和德國方面的有關部門正在作這方面的努力,我們想辦法進一步減少遊客要遞交的材料的數量,目前要遞交12-15份不同的資料,我們要減少這個數字。我認為現在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關系是非常密切,而且密切程度越來越大。我希望最終兩個國傢能夠實現免簽。我認為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達到這一點,但這是我個人的意見。

如果明年德國隊進入歐洲杯半決賽,使館還將舉行看球活動

強國論壇:您就任德國駐華大使以來,德國駐華使館舉辦瞭多場面向普通中國百姓的活動,包括去年世界杯期間的球迷活動、使館開放日活動等,使館舉辦這些活動的初衷是什麼?明年歐洲杯期間,使館還會舉辦類似的球迷活動嗎?

柯慕賢:當然,目標是讓我們兩國人民互相有更深的瞭解。去年世界杯的時候,德國贏得瞭世界杯冠軍。我們當時有一個實況轉播的球迷活動,我們使館和幾千名中國球迷一起觀賞這些賽事直播。雖然中國和南美有時差,實況轉播活動是在夜裡,對於很多人來說不方便,但是還是有幾千人前往使館來參加這個活動,這是非常瞭不起的。明年在歐洲要舉辦歐洲杯,如果德國隊打得好,進入半決賽或者決賽,我們還會舉辦類似的實況轉播活動。

最大挑戰是學習漢語,跟中國人說漢語被對方誤以高湯塊成型機為說的是英語

強國論壇:您已經做為德國駐華大使在中國工作和生活瞭兩年多的時間,在這兩年中,對您來說最有挑戰性的一件事是什麼?

柯慕賢:我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中國的發展速度特別快、中國面積又非常大,每個省份的自身發展也有區別。但是政治、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與時俱進,跟進這個發展速度,對我來說是構成一些挑戰。對我個人來說的一個挑戰是學習漢語,漢語的語調和發音對我來說非常難。有時候我嘗試說一句漢語,但是對方有時候會說“很抱歉,我不會說英語。”我每周上二到三節中文課,但是我說話的機會非常自動化食品機械少,因為我要參加很多官方的活動。學習漢語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去廣東、海南度假的時候,那邊說方言,不說普通話,我們一到那裡去,普通話就用不上瞭。
arrow
arrow

    ake086cc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