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武警陝西省總隊渭南市支隊政委黃成

賀軍切割蛋糕機榮劉煒

2014年06月06日09:20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陽光操作”是抵制不正之風的“擋風牆”

當黃成從武警陝西總隊紀檢處長調任渭南支隊政委時,總隊政委雷群昆告誡他,支隊政委是一個毫無遮掩的透明體,一舉一動都在官兵註視之下,“你人生新的‘趕考’開始瞭”。

4年過去瞭,黃成交上瞭一份合格的“答卷”:支隊連續4年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支隊”。黃成先後被武警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廉潔自律先進個人”。

不打招呼

去年4月,支隊空出4個正營、12個副營職崗位,但符合晉職基本條件的有45人,晉職競爭十分激烈,支隊官兵翹首期待,靜觀黨委如何“答卷”。

黃成與支隊長張曉明等“一班人”堅持做到遴選條件、基本情況、空缺崗位、考核排名、研究結果“五個公開”。

一名業績平庸的幹部調動自己的關系,一時間,電話、條子紛至沓來。對此,黃成將幹部考核結果和排名情況耐心向打招呼的領導一一作瞭解釋,得到瞭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看到黨委動真格公開遴選,很多人放棄托關系、打招呼的念頭。最後,通過嚴格的推薦、考評等組織程序,支隊最終選拔使用瞭16名基層官兵公認的軍政素質過硬的營職幹部。

去年老兵退伍前夕,黃成的舅舅讓他關照一名義務兵選改士官的事。“隻要符合條件,不用找我也能選改﹔如果不符合條件,找我也幫不上忙。”他這樣“不近人情”地說。

因為“辦事不力”,後來黃成幾次去看望舅舅,都吃瞭“閉門羹”。

除瞭“用人”,支隊敏感的事情還有“用錢”。黃成始終堅持使用經費1000元以上雙主官聯簽,1萬元以上首長辦公會研究,兩萬元以上支隊常委會研究,大型物資採購、工程招標等重大經費開支和工程建設都是在紀委全程監督下進行。

2011年支隊教導隊工程招標,一個建築商為瞭拿下項目晚上找到米果成型機黃成,送上一個紅包作為“見面禮”,被黃成嚴詞拒絕。那人以為“禮數不夠”,次日備“厚禮”又來瞭,被黃成當場趕出傢門。隨後,這個建築商被清理出招投標單位行列。

4年多來,支隊基層“四項設施”建設、反恐裝備採購等,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都實行“陽光操作”。支隊勤務中隊戰士呂山感慨說:“原以為工程建設這樣的大事,領導、幹部知道就行瞭,沒想到每一個環節連我們普通戰士也很清楚,這種‘透明’讓人心服口服!”

不怕跑腿

武警渭南支隊常年擔負著15座監獄、看守所的“兩看”勤務以及駐地處突維穩、搶險救災等任務,主官責任重大。黃成到任第二天,就開始深入基層走訪調研,短短兩個多月,他就跑遍瞭支隊所有基層單位。

當他看到不少官兵還住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營房裡,門窗破爛不堪、地面坑坑窪窪時,下決心一定要想方設法為官兵創造拴心留人的好環境。

在協調和爭取建設經費中,他不怕跑斷腿、不怕丟面子、不怕磨破嘴,黃成的精神贏得瞭上級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每次見到他都是精神抖擻的模樣,為瞭部隊建設三番五次協調,這種精神讓我們地方領導無法拒絕。”渭南市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王春陽評價黃成說。

在黃成和支隊黨委“一班人”的多方努力下,渭南支隊建設取得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協調市委、市政府召開“議警會”,落實瞭本級、縣(市、區)中隊經費長效保障機制﹔完成瞭教導隊維修改造和3個中隊整體搬遷工程,基層“四項設施”達標率達97%,部隊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支隊還購置反恐裝備27種2800多件,充實瞭12支特戰分隊裝備,極大地提高瞭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同時,還建成支隊作戰指揮中心,與公安“天眼”系統對接,努力推進執勤“三化”、“兩拓展”,大大提高瞭部隊的安防水平。

2011年9月中旬,渭南市遭受30年不遇的嚴重洪澇災害,高新區西慶屯村近百名群眾被洪水圍困。9月20日凌晨4時40分,接到搶險救援任務後,黃成帶領160名官兵緊急趕往西慶屯村展開營救。

滔滔洪水中,黃成坐在沖鋒舟上組織指揮搶險救援。經過12個小時的奮戰,86名受困群眾全部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不近人情”

2012年“八一”前夕,駐地政府領導慰問部隊,向支隊調撥一筆專項經費,供支隊更換首長“座駕”。然而,黃成覺得應該把有限的經費,用在改善官兵學習訓練環境上。

最終,他與支隊其他領導達成一致意見,僅花費1萬元對兩輛車進行保養維修,其餘資金為條件落後的3個中隊平整營院、裝配光電兩用淋浴器、鋪修飲水管道,解決瞭官兵吃水、洗澡等難題。

黃成深知,要把黨委“一班人”團結好,自己要具備統班子、帶隊伍、把方向的能力。他始終恪守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的理念,該寬容的寬容,該嚴格的嚴格。

2012年年初,一名支隊領導值班期間,因為與地方領饅頭成型機導協調經費,中午喝瞭酒,回到機關後,恰遇上級領導視頻系統檢查值班情況,這名支隊幹部受到上級嚴肅批評。

按有關規定,黃成責成這名領導在支隊黨委會上作檢查,並安排他到基層當兵鍛煉,以警示教育部隊。

“打鐵先要自身硬。”黃成說,他始終堅持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013年,常年幫黃成帶小孩的妹夫聽說支隊要搞建設,便興沖沖地跑來找他,希望能“分一杯羹”。可黃成的回答似一盆涼水澆得妹夫透心涼:“承包工程由支隊黨委集體決定,而且有招標程序,我一個人沒有權力把工程交給你。”

“別人能為傢裡辦很多事,你為什麼辦不瞭?你要不幫這個忙,就別認我這個妹夫。”妹夫撂下這句話就走瞭。後來他又找親戚輪番做工作,但黃成始終沒鬆口。

這件事讓黃成受到啟發,“除瞭自律外,還必須用制度來預防權力徇私。”他說。

於是,黃成與黨委“一班人”先後修訂完善瞭《黨委議事規則》、《幹部選拔任用實施辦法》、《大宗物資採購實施辦法》、《嚴禁插手基層敏感事務的有關規定》、《基建工程招投標實施辦法》等制度規定,形成瞭依靠制度統班子、帶部隊、搞建設的工作機制。

此外,黃成還堅持撤掉常委的“領導灶”,與機關幹部同桌吃飯﹔到連隊吃碰飯不加菜、不在外住宿﹔親友來隊從不搞公費接待﹔他還多次壓縮會議費、招待費和一般性開支,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基層官兵身上。

在黃成的“趕考”狀態和廉勤行為感召下,支隊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先後有53名官兵受到總部、總隊表彰,湧現出“全國防汛抗旱先進個人”王安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張志偉、“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候選人”崔運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獲得者謝超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arrow
arrow

    ake086cc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